房地產行業將有新突破——綠色建筑路
發布時間:2012-05-11 新聞來源:房地產英才網
目前,對于中國房地產行業在未來經濟中地位之最大質疑,莫過于2007年4月份,由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完成的《宏觀調控:重點調整過剩流動性的流向》的專題報告,文中建議政府高層放棄房地產支柱地位,徹底改變房地產依賴型的經濟模式,主要理由為:以房地產為支柱行業,將導致大量的資金和其他資源過度地追逐房地產,從而使制造業升級缺乏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呼吁國家和地方要在發展政策上改變“房地產偏好”。報告還指出,經驗證明,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的過程中都沒有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經濟發展對它的依賴性不強。
然而對于中國來說,想要讓其他行業尤其是制造業來取代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是很不客觀的。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在中國建立之初,就是利用中國大量的勞動力搞建筑,蓋房子,使中國的GDP快速有效的發展。
如果僅僅以地區發展過度依賴房地產行業,容易引發投資泡沫與經濟過熱現象就認為,制造業升級可以馬上替代房地產行業,成為各地區發展的新支柱產業,無疑是片面而書本化的 。
雖然現在政府在大力打限制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控制樓市價格,然而,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并不是微不足道的,為了進一步改善房地產行業以及拉動GDP增長,政府必然會快速采取新措施,以降低經濟損失,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就今年的“十二五”之際,中國政府正以前所未有力度力推“綠色建筑”。中國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本周末聯合發文,宣布將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國綠色建筑發展,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中國的建筑規模正以每年20億平方米速度增加。官方預計,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達到占社會能源消費總量30%以上,成為最主要的能源消費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為使綠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兩部門提出,將引導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業優先發展綠色建筑,力爭到2014年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在歐美紛紛將綠色建筑作為新一輪科技創新主要方向的大背景下,中國此舉向外界表明,發展綠色建筑正成為中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謀求經濟增長的新突破口。
所以,可以看出,政府正在為房地產行業開辟新道路。綠色建筑將會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新突破。房地產行業將會擠掉泡沫,回歸合理。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